杭州最老的百货商店叫“张允升”,昨日辉煌留存于河坊街老建筑
一座灰白水磨石三层半西洋大楼,立于杭州河坊街中山中路70号,占据着四拐角的一角。它叫“张允升”,是一家创于乾隆年间的百年老店,主营蚕丝。清末丁立诚《武林市肆吟》中有诗赞其:“龙洒如丝贡上方,鲜明首屈允升张”,可见当时张允升丝线已享誉杭城。
“张允升”旧址
但此楼非彼楼,彼楼虽然也在河坊街拐角处,但被1925年河坊街的一场大火烧没了,老张允升的产业也在1923年转让给了绍兴人孙仲舒与他的朋友。孙仲舒不甘心人家“城隍山上看火烧”,就起早贪黑监工督料的那座赶潮流,防火烧,罗马柱、拱券门、浮雕墙的西式建筑,要盖一座“烧不掉的百年老店”。
“张允升”旧址
新店建好后,还设计了制线,制帽两个工场,前店后场。他们自制的丝线,选料讲究,制作精细,以上好的清水蚕丝作料,络丝、打线、印染,交给作坊的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,曾在西湖博览会上获奖。杭州的绣工、裁缝师傅都以用“张允升”丝线为荣,这就好比药材铺子要用地道药材一样。其出售的线韧性好,又耐磨,一根绣线最多可劈缕成128根,如蚕吐丝般细。
“张允升”旧址
张允升商店里各种各样的线都有,譬如绣花用的五彩花线;缝衣用的“细三口”;“粗三口”捻成的“红头绳”和串物“串绳”,其中销量最大的杭线是串绳。杭城各扇庄串扇坠、古玩店串玉佩、寺院里串佛珠用的串绳,都来自张允升。有一年春天,几位泰国僧人来到“张允升”用怀疑的的口气发问: “你们的丝线会不会褪色?”不等伙计回答,孙仲舒笑脸相迎,带客人走入制线工场,随手捞起不同颜色的丝线浸入清水盆中,一个多小时后不见褪色,僧人们眼见为实,心悦诚服。
“张允升”旧址
“张允升”另一样拳头商品是帽子,款式不比今天商场陈列的少。玻璃橱窗里,夏有金丝草帽、大边遮阳草帽;冬有呢绒帽、水貂皮帽;还有四季瓜皮帽、压发帽。其中以专制男式西瓜帽,女式乌绒帽,满头套而闻名于市。
来自网络
孙仲舒为人精明,经商有眼光。他在上海商界谋发展,亦为“张允升”采购提供诸多便利,上海山东路211号专门设有“张允升”申庄,成为上海多种名牌商品的全浙总经理处。孙仲舒同时担任“张允升”经理、上海兴昌人造丝纱线号经理、英商斯尼亚洋行华方经理、上海市人造丝行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四职。因此,杭州“张允升”的柜台里有别处买不到的无敌牌牙粉、蝶霜、花露水,还有福桃牌木纱团等各种洋货。门前停满了黄包车、小轿车,摩登女郎捧着满满一油纸袋洋货出入其间,“张允升”成了时尚代名词。
来自网络
当时“张允升”还以经营洋货为标榜,这时“张允升”全称为绒线洋货帽庄,外立面墙柱上,标着“采办欧美时装物品”等字样,开始做起了礼服、大衣、毛巾、香水等各类百货。在上世纪30年代,“张允升”进入了鼎盛期,拥有职工50多人,全年营业额达70多万元(一般工人月收入15元左右),成为杭城当时最大的百货商店。
“张允升”从创办起,在河坊街经营了200多年,有资格可称为杭州最老的百货商店。绍兴人孙仲舒接手“张允升”后,承继了老店名,并在民国时发扬光大,创造了一定的辉煌。如今老建筑依然屹立在河坊街,而立面上布满了鲜黄色的“M”和英文麦当劳,成为了洋快餐的经营场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