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江百货大楼:内江人难忘的记忆
讲述人:
马季,1947年出生于重庆,后在内江长大、工作,内江二中退休教师,曾就职于内江百货公司,见证了百货大楼最辉煌的时期。
背景:
上世纪50年代,内江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,“鼓足干劲,力争上游,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”是内江人民的目标,为此,全市实施了多个重大工程。其中,这时期建成的内江第一个商场——内江百货大楼,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,不仅解决了许多人的就业问题,更助推了内江的经济发展,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。
■ 知青回城,进入百货公司
我进入内江百货大楼工作的过程有些曲折。
记得那是1969年,上山下乡运动中,本在读高二的我被调到简阳贾家区太平公社。在当时的条件下,要回城就得经过小队、大队、公社、区上层层推荐,然后再供单位挑选。几经波折,我终于得到去内江百货公司的名额。这在当时是非常吃香的单位,福利待遇也不错,工资一个月有30多元,我当时别提多兴奋了。那一批,包括我在内,内江百货公司一共招收了5个人。
进入百货公司那一年,是1972年。那时的百货公司算得上内江最大的商场,也是最早修建的商场,生意很红火。除了位于文英街的百货公司一店,还有位于沱江剧院对面的百货公司二店,还有行政办公楼,就在现步行商场位置,有两层楼。
我工作的地点在百货公司一店,地处繁华闹市区,其西、南与新华书店、内江剧场毗邻,东临文化路,与内江市人民电影院(现在的影都)一街之隔,北临交通路,并与内江市总工会隔街相对。这是百货公司最大的店,共5层楼,不像二店只有一个门面。
一店大楼建于1957年,砖木结构,一楼卖日用杂货;二楼售卖乐器,如小提琴、二胡,还有布匹、针织品、胶卷、钟表等;三楼是百货公司办公室;四楼、五楼是杂物间兼宿舍,我就住在四楼的宿舍里。
我们每天上午8点30分上班,晚上8点左右下班,采用轮班制。有时候工作忙,下班晚,没时间做饭,我就在公司伙食团(百货一店旁边)或者附近饺子馆吃点东西。这里不得不说到,那时候的百货一店生意太红火,周边开了很多餐馆、小吃店,成为许多人眼中逛街的最佳去处。在商场逛累了,还可以在百货公司伙食团就餐,厨师的手艺很不错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百货二店购买电视机的市民。 (请作者与本报联系)
■ 生意红火,商品十分紧俏
那时的百货商场,每天接待顾客高达万人以上,年销售额为1000万元左右,占全公司营业额的三分之一,每名员工都忙碌而充实。
我的工作是在二楼负责售卖乐器、胶卷、文具用品等。当年用于照相的胶卷非常紧俏。每年我们从外地购进的胶卷都是限量的,每次只有几十个,很多时候大单位早就预订好了,普通摄影爱好者想要购买很不容易。偶尔朋友想买,我都只能一大早趁商场刚刚开门就帮他排队,缴清费用,代购一个胶卷。
那个年代物资匮乏,不能单独到外地拿货,我们的货物都从位于内江旅馆对面的百货站进购回来(后来百货公司与百货站合并),货物通常放在玻璃柜内,几个玻璃柜围成一个小空间,营业员站在这个空间内,招呼柜台前的顾客。
柜台前,常常被顾客围个水泄不通。那时候,纤维布刚刚从国外引进来,稀少、耐穿、好看,最是抢手,每个月的布匹都限量供应,所以每天很早就有人在门外排队。几角钱或者一元钱一尺的布匹,很早就卖光了。有一次大家在抢购纤维布时,将放置货物的玻璃柜挤烂了,清脆的声音随着玻璃掉落回荡在室内,许多人愣住了,但为了抢布匹还是不管不顾,拥挤上前。后来很长一段时间,商场内不敢再售卖纤维布。
除了布匹,商场内一百多元一辆的自行车、价格高昂的手表等,虽然价格不菲,但因为数量实在太少,依然十分紧俏。顾客想买手表,有时候还得找关系,给经理说好话。甚至于购买糖、酒等,也得找熟人提前购买。